Video
2016.11.12 02:46 臺北時間

創作到最後一刻 李歐納柯恩專輯《You Want It Darker》成絕響

創作到最後一刻 李歐納柯恩專輯《You Want It Darker》成絕響
在西洋流行樂壇活躍近半個世紀的傳奇人物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在今天過世,享壽82歲。
今年稍早之前,為了配合新專輯《You Want It Darker》的發行,他接受了《紐約客》雜誌的專訪,大家也意外得知他健康狀況不佳的消息。他說「對於死,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只希望它不會太不舒服。」
不過,他事後又澄清說自己的說法「太誇張」。柯恩說:「我講話老是自己會戲劇化的誇張」「我打算永遠活下去。」

傳奇音樂之神辭世(You Want It Darker)

If you are the dealer, I’m out of the game.
既然是你做莊,我已無計可施
「我打算永遠活下去」顯然也是誇張的說法。
或許就像柯恩的音樂一樣,歌詞輕簡疏鬆,嗓音低啞彷彿隨時走調,但是卻讓聽者感覺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紐約時報形容柯恩是「西洋流行音樂最具影響力的」,「史詩級(epic)又謎樣(enigmatic)的人物」。他原本是詩人、是小說家,卻放棄看似大有前途的文學生涯,轉而投身流行音樂。

我是你的男人(I Am Your Man)

If you want a lover/ I’ll do anything you ask me to
如果你想要個情人/我會為你做任何事
1934年9月21日,李歐納柯恩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猶太家庭。青少年時期他開始學吉他,並組了一個民謠樂團Buckskin Boys。在接觸了西班牙作家賈西亞洛卡(Federico Garcia Lorca)的作品之後,他決心開始寫詩。
大學畢業之後旅居英國,卻受不了當地陰鬱潮濕的天氣。靠著過世的父親微薄的信託基金,花了1500美元在希臘的小島希德拉(Hydra)買了一間房子,在那裡他出版了他的詩集和兩部小說。
1966年柯恩來到紐約,在這裡遇到了民謠歌手朱蒂科林斯(Judy Collins),她把柯恩創作的兩首歌曲放進她的專輯中,其中包括的如今已成經典的”Suzanne“。在紐約,他接觸交往的對象包括了安迪沃荷、「地下絲絨」樂團,特別是樂團裡的德國歌手妮可(Nico)的演唱方式,成了他1967年第一張專輯《Songs  of Leonard Cohen》刻意模仿的對象。

與我共舞至愛情終了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

在往後四十多年的音樂生涯中,柯恩創作歌曲文字簡約時而迂迴婉轉,他的低沉嗓音、尼龍弦吉他、和希臘劇式的合聲伴唱充滿召喚魔力,歌詞探討愛與恨、性與性靈、戰爭與和平、狂喜和憂鬱。
不過柯恩看起來卻不像歌星,他大概也不沒這個打算。
聽他演唱,沙啞的男低音好像一直找不到key,只有吉他或廉價的卡西歐鍵盤演奏的簡單和弦,神情內斂而節制,和酒神式奔放逾越的搖滾樂格格不入。
不過,柯恩卻像是匿身在眾多音樂巨星之中,匿身在黑暗裡的巨人。在六零年代和七零年代初期崛起一群極有影響力的音樂創作人,幾乎都深受到他的影響。演唱歌手從最早期的簇擁者如民謠歌手Judy Collins和Tim Hardin,到主流搖滾、流行與鄉村音樂、甚至節奏藍調表演者,如U2、艾爾頓強、史汀、鄉村歌手Trisha Yearwood、和靈魂樂手Aretha Franklin。
滾石雜誌的專欄作家愛格爾(Richard Gehr)形容,做為一個音樂詩人,可能只有鮑伯狄倫的影響力比他更深,也只有保羅賽門(Paul Simon)和加拿大同胞瓊妮米歇爾(Joni Mitchell)能和他等量齊觀。
除此之外,柯恩也是同期音樂家當中少數碩果僅存,可以一直延續音樂生命到八十幾歲。在2013年讓樂迷們瘋狂的全球巡迴演唱之後,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而沈寂了兩年多,沒想到今年稍早竟然推出了他的最後專輯《You Want It Darker》。
「我從沒有感覺到有結束的時候,」他在1992年曾這麼說,「沒想過有所謂退休或是中樂透大獎這種事。」

曲終人散 (Closing Time)

不過人生終究有曲終人散的時候。柯恩所屬的加拿大索尼音樂,在柯恩的臉書上證實了他過世的消息。
我們以沉重哀傷報告傳奇詩人、詞曲作家、和藝術家李歐納柯恩過世了。
我們失去了一位音樂界最受尊崇、最多產的先知。
追思會未來幾天將在洛杉磯舉行。家人們懇求在他們哀悼期間保留隱私。
他的兒子亞當柯恩給滾石雜誌的書面回應中說,「父親在洛杉磯的家中安詳過世,內心知道已經完成了自己最好的專輯之一。」「在他臨終前他仍以他特有的招牌幽默方式書寫到最後一刻。」
他的經理人寇里(Robert Kory)聲明中說,「李歐納柯恩有無可匹敵的創造力、洞察力和令人坦率,他是真正的先知,他的嗓音將令人無比懷念。」「我很榮幸能稱呼他為朋友,親身為他勇敢的藝術靈魂效勞是我難得的特權和偉大的禮物。他留下的音樂遺產將給未來幾個世代的人帶來洞見、靈感、和療癒。」
他是詩人、小說家、樂曲創作者、憂鬱症患者、酗酒者、佛教僧侶,他是樂壇一代傳奇。(截圖自李歐納柯恩臉書)
參考資料:
Leonard Cohen dead at 82 (Rolling Stone)
Leonard Cohen, epic and enigmatic songwriter, is dead at 82 (New York Times)
Leonard Cohen makes it darker (New Yorker)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