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3.10.05 05:58 臺北時間

【理財雙月刊】東方明珠殞落 港幣將回歸人民幣

香港通膨不高,但因採聯繫匯率制度,隨美國暴力升息,金融管理局需同步拉升利率,進而傷害了經濟。(翻攝Discover Hong Kong臉書
香港通膨不高,但因採聯繫匯率制度,隨美國暴力升息,金融管理局需同步拉升利率,進而傷害了經濟。(翻攝Discover Hong Kong臉書
人民幣匯率表現是未來一季大中華市場最重要的觀察指標。9月中旬,美元兌人民幣落在7.27上下,甚至一度貶破7.3大關,而這是2005年匯改以來最差水準,也逐漸向港幣兌美元的7.75至7.85聯繫匯率區間靠攏,不禁令人想像,港幣是否會在不久的將來與美元脫鉤改掛人民幣,或直接變成人民幣?
香港為什麼被稱為亞洲金融中心?關鍵就在聯繫匯率制度。舉例來說,任何投資人想要到香港投資,他可以匯入全球最通行的貨幣—美元到香港,換成港幣就是鎖定在7.8的價位。
一旦賺了錢離開,港幣還是用相同匯率換回美元,加上香港並沒有外匯管制,外匯存底與銀行體系結餘也都超過數百億美元,配合完善的律師與國際化的會計環境,才造就出東方明珠的世代風華。

中美利差大 FDI下滑

但聯繫匯率意味香港的雙率都要與美國亦步亦趨,所以當美國聯準會在過去不到2年的時間暴力升息11次,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幾乎也是同步拉升利率。問題是,香港的通膨並不高(2%),過高的利率反而傷害了香港的經濟,這正是港幣已經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主因。
高利率最先衝擊的是房地產市場,香港首富李嘉誠8月開出第一槍,以市價7折售出新樓盤,之後多家地產商紛紛跟進,九龍區舊啟德機場蓋建的住宅用地,更創下9年半以來新低。
中國在追求歷史定位的思考下,讓港幣回歸人民幣似乎是必然選項。(東方IC)
另一方面,香港目前畢竟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尤其在中國官方的規劃中,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中重要的一環,加上香港又是離岸人民幣中心,這些現實的經濟面都帶給香港金融體系實際的壓力,這個壓力就是香港的利率政策應更多反映中國的經濟現況。
然而中國的經濟並不樂觀,中國人民銀行才分別在8月宣布降息、9月宣布降準(調降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貨幣寬鬆在中國是現在進行式,中美的利差仍在擴大,香港無疑成為最痛苦的夾心餅乾。
過去1年除了有海曼資本、阿克曼對沖基金等帶頭狙擊港幣,香港的FDI(外商直接投資)也是連年下滑,去年是1,177億美元,2021年則是1,407億美元,今年第一季的FDI還比去年第四季減少了近17%。然而,中國過去連續3年有超過70%的FDI來自香港,一來一往間,香港厚實的根基漸漸鬆動。

港銀結餘緊 聯匯難續存

另一要特別留意的數據是銀行體系結餘。因為聯繫匯率,所以每當港幣匯率觸及到7.85,香港政府便出手大買港幣,這時香港的銀行體系結餘就會減少。
而過去2年,港府不斷進場干預,導致銀行體系結餘一路下滑,上半年剩下不到450億美元,是近2年新低。
雖然目前美國的通膨已經大幅下降到3%左右,Fed升息的腳步進入尾聲,但是在全球油價持穩在90美元以上,而俄羅斯與OPEC又宣布減產到年底的狀況下,相信Fed仍會維持相對高的利率至明年。
所以,美中兩國還是會維持一段長時間的高利差,資金還是會繼續從港幣流向美元,第四季香港銀行體系結餘也會進一步下降,而當銀行的資金緊張,港幣的拆款利率、各類抵押與商業貸款利率都會上揚,將會進一步傷害經濟與股市。
要避免上述各種負面情況,最直接的方式是放棄聯繫匯率制,如此一來,香港各類資產價格可以反映當地真實狀況,也能更加穩定。但是對長期的外資而言,他們會思考的是,乾脆直接投資上海、深圳或北京,畢竟香港能做到的,其他一線大城市也可以。
無論選擇繼續或放棄聯匯,香港要面臨的壓力都不小,再由中國角度出發,為什麼中國要有二種貨幣呢?港幣直接改成人民幣更有利人民幣國際化,不是嗎?甚至在追求歷史定位的思考上,官方考慮的絕不是短期1、2年香港的經濟,反而在低谷時期讓港幣回歸人民幣,似乎更是一個必然的選項,而我認為2024年就會看到。
更新時間|2023.10.05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