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11.05 05:58 臺北時間

【台漫森巴風番外篇】外籍漫畫家帶來新剌激 台漫第三波浪潮還缺一關鍵

盧卡斯曾至同人場擺攤,販售自己的作品。(資料照片)
盧卡斯曾至同人場擺攤,販售自己的作品。(資料照片)
外國漫畫家來台發展,為台漫帶來跳脫在地觀點的敘事與視野,增添更多新刺激。大辣出版總編輯黃健和觀察,台漫近年確實更有朝氣,但是否已迎來第三波的「台漫浪潮」,「還要再看一下。」
「所謂『台漫復興』,有一些檢驗標準。」黃健和分析,首先是有沒有知名夠高的漫畫家或是漫畫作品,「就算不看漫畫的人,也能叫得出名字。」其次,是否有成功跨界到電影、影集或是劇場等其他媒體。
此外,黃健和認為量化指標也是關鍵。如50、60年代的第一波台漫浪潮,或是80、90年代的第二波,書籍銷量都是最直接的指標。「80、90年代叫得出名字的漫畫,銷量一定都在10萬本以上,影響力可能會擴散到100萬人。」
「但現在能賣出上萬本的漫畫,都要鼓掌了。」黃健和直言,就算賣出上萬本,影響力仍相當有限。「到了第三波,指標可能不一樣;該用數位閱讀的點擊流量、Donate或是其他數據,現在剛好是轉換期,還沒有一個評分標準。」
20231027insight020
近年盧卡斯收到許多合作邀約,圖為他替知名手搖飲繪製的飲料杯。(盧卡斯提供)
黃健和認為目前台漫在「跨界」指標上,確實已有些初步成果,如《用九柑仔店》《神之鄉》等優質作品,都陸續改編為戲劇。「但還要有更多作品,一波一波的疊上去。要有一群作者、一群作品,才會形成浪潮,第三波才會成立。」
「我們也很希望在這些作者裡面,會有來自異國的優秀漫畫家。」黃健和觀察盧卡斯作品有拍製戲劇的潛力,也有機會做成動畫,「後續發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更新時間|2023.11.05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