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10.03 13:13 臺北時間

【哲學S03E01】防衛假新聞的第一利器──學習批判思考的能力

因為資訊量越來越龐大,如何防範假新聞成為了今日的難題。要防衛假新聞的首要利器,或許就是教導人民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
因為資訊量越來越龐大,如何防範假新聞成為了今日的難題。要防衛假新聞的首要利器,或許就是教導人民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
好好玩系列知識型節目,全新一季節目從10/03(四)早上600開播啦!除了保有原有的老班底外,也加入了最新的《大腦好好玩》哦!週四為《哲學好好玩》與《大腦好好玩》隔週播出,週五為《心理學好好玩》與《語言好好玩》,都以全新面貌及更多元的形式播出,每天睜開眼睛、戴上耳機,就能把知識輕鬆帶上路。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批判性思考所要求的態度太嚴苛,畢竟有時候我們不會想太多,而是跟隨著群眾的腳步來決定要接受什麼或者不接受什麼。更多時候我們讓父母或師長來決定。但如此一來,你等於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並不是說群眾、父母或師長一定是錯的,或是他們的意見不值得參考;重點在於我們應該都不希望自己成為盲從的機器。如果只是盲目的接受別人的信念,我們就喪失了個人選擇的自由。你希望由他人來決定你的人生嗎?」

【哲學S03E01】防衛假新聞的第一利器──學習批判思考的能力

本季節目的主題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目前國內外大部分的大學都設有批判性思考或者類似的課程,例如思維方法或邏輯思考與應用,可見批判性思考被視為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也許你曾經修過這門課但忘了課程內容,也許你沒修過,這都無所謂,本季節目會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重新介紹這個科目,大家可以把這季節目當成簡易版的迷你課程。

對抗假新聞的利器──批判思考的重要性

本集將先介紹批判性思考的內涵與重要性,也會介紹一些基本的邏輯概念。最近台灣假新聞層出不窮,當我們隨意在網路上瀏覽時,各式各樣的資訊如潮水般襲來。除非這些訊息極度荒誕不羈──比如說林斯諺的小說在一天內賣出了一百刷──否則的話,我們大多會相信它,或至少不會在第一時間懷疑。例如,如果某個臉書貼文被轉貼上千次,內容是某位政治人物在某個場合做了不好的事,你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天啊,他怎麼會做這樣的事」而不是「大家可能都被騙了」。畢竟人是有惰性的,這種惰性也會展現在思考上。比起直接接受訊息,抱持懷疑的態度會讓我們比較累、比較不輕鬆,因為必須用腦。但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尤其是現在網路時代真假虛實難辨,如果不建立起懷疑的態度,一味的接受所有訊息,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信念(belief)與述句(statement)

我們可以換個說法來刻劃上述的懷疑態度。在剛剛臉書的例子裡,我們在意的是某政治人物是否真的做了不好的事,如果你接受臉書訊息,就會認為他真的做了不好的事;如果你否認訊息的真實性,可能就會認為他沒做。不管你相信他有做或沒做,你都相信「某件事」;換句話說,你擁有某個「信念」(belief)。這個信念可以看成是一個陳述句,例如「某某候選人做了不好的事」。其他句子像「明天會下雨」、「一加一等於二」或是「文化大學在陽明山上」都是陳述句的例子。
底下把陳述句簡稱為「述句」(statement)。述句最大的特徵就是可以為真或為假。「文化大學在陽明山上」這句話當然是真的,但「美國總統川普是女人」這句話就是假的。然而,有很多句子沒有真假可言,例如問句、祈使句、命令或寒暄。當我問你「吃早餐了沒?」這句話本身沒有真假可言,因為去談論它的真假是沒有意義的。同樣的,像「別動」這樣的命令也沒有真假可言。當有人拿槍指著你並這樣說的時候,你不會在心中思考這句話是真是假,你唯一會思考的真假問題大概只有對方是不是來真的。換個角度想,我們並不會把問句、祈使句、命令或寒暄當成信念。
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依著信念在行事。你相信某候選人是好人,所以投票給他;你相信某人是恰當的伴侶,所以跟他結婚;你相信這家店衛生不好,所以不再去吃;你相信這季《哲學好好玩》可以持續帶給你知識,所以你繼續收聽。既然信念主導了我們的選擇與行動,如何評價與導出信念便十分重要。

前提(premise)、論證(argument)、推論(inference)、結論(conclusion)

通常我們接受信念都會有個理由。你相信某候選人品行不好,是因為看了臉書的貼文,上面說該候選人在某個場合做了不好的事;你相信某家餐館衛生不好,可能是因為在湯裡面發現了一根頭髮。用哲學的術語來說,我們可以把你拿來支持信念的理由稱為前提(premise),把你的信念稱為結論(conclusion)。不管是前提還是結論都必須要是述句,也就是有真假可言的句子。前提加上結論的這串語句我們就稱為論證(argument),從前提推到結論的過程就叫做推論(inference)。當然,一個論證可以有多於一個的前提,也就是多於一個的理由來支持結論。例如,也許你相信某家餐館衛生不好,不只是因為在湯裡發現一根頭髮,還包括你在廚房看到一隻料理鼠王。
很明顯的,一個論證好不好會影響到我們要不要接受結論。但怎麼樣判斷一個論證好不好呢?這就是批判性思考的工作了。「批判性思考」簡單說來,就是用理性的標準來針對信念進行系統性的評價。這個標準必須是理性的,否則會流於任意與獨斷;這樣的思考是系統性的,因為它有特定的方法與程序。這套系統可以讓我們評價信念,包括自己與他人的;當我們認定一個信念是值得接受的,我們便產生新的信念。
回到臉書貼文的例子。你認為某候選人的品行有問題,這是你的結論,而你拿來支持這個結論的理由是你在臉書看到相關貼文的轉載。這是一個好的論證嗎?似乎不能算。臉書的貼文有可能是該候選人的敵手偽造的,如果是這樣,我們便不能據此推出候選人的品行真的有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涉及對論證的考量以及信念的接受。如果沒有對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做判斷,我們可能會做出許多後悔莫及的選擇。

用「檢視論證」來檢視他人信念

批判性思考不只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的信念,也能夠檢驗別人的,而檢視信念涉及到「檢視論證」。當別人提出論證時,我們便可以根據其論證來判斷結論是否可以接受。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除非是在寫學術論文,否則一般人不會明白的列出前提與結論來讓我們檢視,一般人也不見得明白前提與結論的概念,但這都不代表我們無法從他所說的話中整理出論證。批判性思考很重要的一個技術就是如何從他人的話語中提取出論證。例如像報紙的社論或是前述臉書上的貼文,這樣的文章不可能每一句話都是前提或結論,一定會混雜了許多無關的資訊。
以臉書的政治貼文為例,貼文者想陳述的論證是因為某政治人物做了不好的事,所以我們不該投票給他;但在這樣的文章中,除了前提與結論之外,可能還會摻雜一些謾罵的語句,這當然與貼文者的論證無關。當我們從別人的話語中整理出論證時,必須非常小心的去除不相干的訊息。甚至,貼文者也不見得會用述句把結論明顯的表達出來。例如,貼文者在陳述了該政治人物的不當言行後,可能會用問句說:「這樣的人你還要投給他嗎?」雖然此處是用問句表達,但根據上下文可以合理推知,貼文者真正想說的是我們不該投給他,這個述句才是結論,只不過貼文者用了反問(rhetorical question)的方式來表達。因此在整理貼文者的論證時,結論應該要用方才提到的述句呈現。學習批判性思考的目標之一,不但要從一團看似混亂的文句中整理出對方的論證,也不能被文字的表象所囿限,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正確重建對方的論證並進一步評價。

批判思考不是負面攻擊,而是仔細和謹慎的思考

說到這裡,我們就能即時糾正一個誤解。很多人聽到批判性思考這個詞,總是會有負面的感受,因為「批判」兩字讓人以為是在「批評」;但「批判」其實指的是透過對某件事的客觀分析與評價來下出判斷。因此批判性思考是一種仔細與謹慎的思考,並非是為了攻擊別人或挑別人語病。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批判性思考所要求的態度太嚴苛,畢竟有時候我們不會想太多,而是跟隨著群眾的腳步來決定要接受什麼或者不接受什麼。更多時候我們讓父母或師長來決定。但如此一來,你等於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並不是說群眾、父母或師長一定是錯的,或是他們的意見不值得參考;重點在於我們應該都不希望自己成為盲從的機器。如果只是盲目的接受別人的信念,我們就喪失了個人選擇的自由。你希望由他人來決定你的人生嗎?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一句名言:「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們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我們的人生,一個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他相信什麼。如果你接受的一切都是未經思考而得來,這樣的人生跟只能聽從命令的機器人沒有兩樣。如果你無法接受這樣的人生,培養批判性思考的精神就變得十分重要。經過反省的人生意味著獲得思考上的自由。
經過了今天的介紹,你是否對批判性思考有了初步的了解呢?下一集我們要談談阻礙批判性思考的心理障礙。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有效發揮批判性思考是因為心魔所致,例如自私自利的心理或群眾的壓力。我是主持人林斯諺,我們下次再見。
歡迎隨時來鏡文化粉絲專頁與我們互動哦!
參考書目
Vaughn, L. 2013. The Power of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聽「知識好好玩」聲音頻道

「知識好好玩」於每週四、五播出,讓大家每天睜開眼睛、戴上耳機,就能把知識輕鬆帶上路!週四為《哲學好好玩》、《大腦好好玩》隔週播出,週五為《心理學好好玩》、《語言好好玩》。請搜尋「知識好好玩」並訂閱,就可以掌握我們最新的一集囉!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