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1.03.25 16:30 臺北時間

【遊覽車撞山壁】蘇花車禍釀6死 運安會:座椅恐少2顆鎖車底螺絲

宜蘭蘇花公路16日發生遊覽車重大車禍,釀6死39傷。(消防局提供)
宜蘭蘇花公路16日發生遊覽車重大車禍,釀6死39傷。(消防局提供)
台9線蘇花公路(宜蘭蘇澳段)16日下午發生遊覽車撞山壁事故,造成6人死亡。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25日)發布事故調查期中安全通告,指近期發生多起大客車事故,乘客座椅有脫離車身地板情形,造成多名人員傷亡,而實際座椅與車身固定方式,則無明確規範;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認為,座椅和車體間的作業SOP沒有被關注。
針對16日發生的蘇花公路遊覽車重大事故,運安會建請交通部立即全面檢視遊覽車及國道客運大客車的乘客座椅安裝及固定方式,同時優先檢視3起遊覽車事故同型車輛,確保乘客的安全。包括2018年9月17日發生在台62線快速道路大埔交流道的遊覽車撞路邊護欄事故;2020年6月28日台北市陽明山湖山路遊覽車追撞事故;今年3月16日台9線北上114.7公里處遊覽車撞上山壁事故。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楊宏智說,「除了蘇花這次的事故外,去年的陽明山遊覽車追撞事故,以及2018年的台62線遊覽車撞護欄事故等,也都有發現系統性問題,呼籲交通部檢視相關法規,看看哪邊還需要修正。」
運安會今建請交通部立即全面檢視遊覽車及國道客運大客車的乘客座椅安裝及固定方式,圖為騰龍通運車輛。(讀者提供)
關於組裝的SOP,楊宏智說,「由於車體的系統廠商通常座椅是某個地方買來的,底盤又是另一個供應商,然後再組裝上去,但要怎麼裝,用什麼方式,有沒有焊接?還是用螺絲鎖上去的,有沒有規範?若有規範有沒有好好執行?這些都需要大家好好去檢視。」
報導稱,楊宏智也透露,只要去查2018年那次事故就可以發現,一般來說,遊覽車座椅正常的固定方式,都是在車體上打孔,然後用比較長的螺絲穿過去,在裡面再鎖上螺帽,且還有一定磅數的規定;不過發生車禍會被甩出去的,都是靠窗邊的座位,因為靠走道的沒有問題,打4根釘子鎖住,但靠窗邊的卻只有2根,另外2根卻是直接「夾在」車窗薄板上,薄板焊接在車子上。
如此一來,是否少了2顆應該鎖在車底的螺絲?楊宏智直言,可以這麼講,用夾住的方式,會發生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楊宏智表示,只要去查2018年的事故,上面都有照片,座椅都是用一個U型夾夾住,「我們專業看起來,認為這樣子處理不太恰當」。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