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4.01.14 17:49 臺北時間

【2024選戰人物】修煉柔軟的力量 賴清德

勝選之夜,賴清德露出難得的輕鬆笑容。
勝選之夜,賴清德露出難得的輕鬆笑容。
不論四季,賴清德總是全套西裝加上領帶,旁人勸也沒用。據說這是他表達尊敬與慎重的方式,然而如今實在老派又充滿距離感。
這般堅持到近乎固執,幾乎也可延伸到賴清德的一切。世事一體兩面,堅持讓他得以克服萬難,然而有時卻也容易碰壁。
約莫選前一個月,賴清德終於不再堅持全套西裝。在此之前,不論冷熱他大多穿著西裝外套、西裝褲出席活動,穿西裝不打緊,但他的西裝外套是那種舊式寬版,而且堅持繫領帶。有時他穿競選夾克,亦是沉重的深綠色。至於他的對手侯與柯,大多POLO衫或夾克,且顏色皆是今年最流行的白色。
選舉包含一整套的形象打造,但不論人們怎麼勸,賴清德仍是堅持西裝領帶。說他是此次三位候選人當中形象最老派,也不為過,多數民眾可能不知道,64歲的他其實最年輕,侯友宜大他兩歲,柯文哲與他同年,但也大他兩個月。
20240114pol001
不論冷熱,賴清德出席公開場合多半穿著這樣的全套西裝加領帶。
大選前兩天,民進黨在凱道造勢,賴清德上場時說:「⋯反對中國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我們要信賴台灣,相信自己⋯」
同時間,民眾黨的造勢在北門,柯文哲講個不停,講到剛當台北市長時,發現公務員愛推託,他說:「當部下不講話時,你要做的事情是⋯」他頓了兩秒,然後說:「你也不講話!」民眾哄然大笑。簡直像賀瓏或博恩的夜夜秀。
如果說柯文哲的演說像脫口秀,那麼賴清德的演說幾乎就像沒有驚喜的佈道大會了。再隔天,選前之夜,凱道被民眾黨包下,現場過半是2、30歲年輕人,眼裡有光,氣氛熱烈活潑,不說還以為是新北耶誕城或101跨年晚會現場。同樣在凱道,前一天的民進黨造勢,現場則大半是中年以上民眾。
最後賴清德一如預期地勝選,但得票率僅40%,柯文哲的26%得票率則比觀察家們預期得還高,民眾黨在不分區立委更拿下22%。民進黨的不分區則為36%,區域立委比國民黨還少一席,國民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一般認為,先前曾支持過民進黨的年輕選票,這次有不少流向民眾黨。
賴清德也曾經是年輕的「金孫」,後來又被年輕人拱為「賴神」。他的從政是一場意外,一位資深黨政記者回憶:「他在台南是口碑很好的醫生,對病人很好,所以他從醫生轉政壇時,你知道他在台南選舉有多輕鬆嗎?就掛個招牌,放他的照片,寫『賴清德醫師』,就當選了。那時他年輕又帥,又是醫生,結合了臺南人最愛的所有標準。」包括那毫不掩飾的台獨立場,因此被稱「台獨金孫」。就這樣,賴清德一路從國大代表、立委到台南市長,沒有嘗過敗仗。
他的施政口碑也不是沒由來。他用人謹慎,且要求嚴格,一名黨政人士表示,賴清德當上台南市長後就交代祕書決不收禮,即使土產也不行。某天,賴清德發現車上多了一盒禮盒,一怒之下將祕書換人。他也一開始就表明不應酬,「他的很多界線都劃得很清楚。然後他不太容易信任一個人,他要相處很久、觀察很久才能確定,在道德上近乎潔癖。」
20240114pol001
賴蕭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支持者多為中年以上男性。(賴清德團隊提供)
他也勤政、努力,以2016年台南維冠大樓倒塌為例,適逢農曆年前,他連年夜飯都沒回家吃,連續在現場待了超過一週,調來全台大型機具。最後,即使救不回的罹難者,遺體也被全數找到,以大型災難而言實屬不易。
他也輔選過幾場不被看好的選戰,最後憑藉著努力,成功翻轉選情,例如2019年立委補選,當時民進黨剛經歷縣市長選舉大敗,聲勢低迷,民進黨提名的郭國文不被看好。曾任民進黨祕書長的羅文嘉回憶:「郭國文一開始是落後的,賴清德就每天陪著郭國文去掃菜市場,下雨天也去,當成自己在選舉一樣。他的個性就是這樣,很典型的辛苦環境出生的那種堅毅,在苦難中咬牙。最後郭國文贏了。」
努力而堅定。然而,一名資深記者觀察:「賴清德的優點與缺點幾乎是一體兩面。他非常堅定,韌性很強,所以每次都可以從很艱難的狀況中堅持往前走。但可能他的從政過程太順遂了,加上醫生背景,病人都把醫生的話當聖旨,不敢反駁,久了有的醫生容易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後來他就慢慢變得固執。你可以說他是擇善固執,但有人就會覺得他剛愎自用。」
擇善固執,例如賴清德在任內堅持要取消「民代工程配合款」的長年陋習。也因嫉惡如仇,2015年,議長李全教涉嫌賄選遭起訴,賴清德為了表態拒絕黑金,連續283天拒絕至議會備詢。支持者叫好, 只是,批評聲浪也不小,因為違反民主政治的監督機制。
這般的固執也展現在他的西裝與領帶,更展現在這次選戰中萬里老家的處理。該名資深記者說:「他沒有違法,而且萬里老家是他對他母親的情感寄託,他母親晚年住在那裡,他跟母親感情很深厚。可是選舉是非常殘忍的,議題已經燒到這樣,一定要處理,可是他認為老家沒有違法為何要拆,堅決不同意。」直到選前最後一個月,幕僚們才說服他以信託、開放老家的方式解套,「聽說在那天政見會宣布之前,幕僚都還很擔心他變卦。」
政治評論家吳崑玉這樣看:「賴清德就是一個好學生,從小循著階梯努力往上爬,自我要求很嚴謹,也遵循體制,所以當他遇到這個坎,就不容易繞過去。其實有些事情你soft(柔軟)一點或稍微轉一下,就可以過去了,但他就非常堅持,我就是要這樣。」
同樣一體兩面的,還有賴清德過去引以為傲的清廉。政治實務之難也就難在此吧。一名黨政記者說,不少政治人物都會將選舉補助款的一部分,用來成立自己的基金會,「基金會很好用,可以募款,也可以養人才,這樣才有人願意跟著你做事,大家需要薪水。但賴清德的選舉補助款幾乎都捐出去。」也因此,他沒有自己的基金會,加上用人謹慎,因此賴清德一直沒有自己的班底,也不太會充分授權。「他對金錢看得很淡,這是他很大的優點,但缺點就是他的團隊非常小,『水清則無魚』嘛。但是當總統要有足夠的團隊,你一定要佈滿你信任的人,然後充分授權,抓大放小。」
20240114pol001
從小立志當醫生的賴清德曾短暫擔任過物理治療師,後來再讀成大醫學院,完成醫生夢。(賴清德團隊提供)
民進黨前祕書長羅文嘉解釋,賴清德自我要求嚴格,「他不太有社交活動,這是他為了確保可以堅守原則,因為政治上交往越複雜,或者說越多元好了,每個人的是非標準不一樣,你容易因為人情而調整自己的標準。簡單講,你把朋友放在優先位置,就容易犧牲原則,你把原則放在優先,就可能犧牲了朋友。所以他的交往非常單純,以他從政27、8年來說,這一點在政治人物中非常罕見。」
賴清德後來在2019年民進黨總統初選時,摔了一大跤,可說是他人生中最大挫敗。一位資深記者回憶:「他有調整,他以前很不喜歡應酬,後來開始四處請益,會邀一些企業家去他仁愛路的官邸吃便飯、請教,從大企業到中小企業、傳產都有。不一定是圓融,但他身段有柔軟一點,後來用人的幅度也有放寬,團隊有變多。不過,以總統的規格來說,還是不夠。」
團隊不夠,授權也不夠,黨內人士就透露,以幕僚們替賴清德草擬的談話稿為例,要求完美的賴清德總會自行修改,且改完不見得會再詢問幕僚的意見,「這會造成一個風險,沒有人知道他最後會說什麼,萬一他講的是錯的呢?你看那次辯論會他把中華民國說成是災難,這就是問題所在。」
太有自信,除了來自順遂的從政經歷,可能也與賴清德的記憶力絕佳有關吧。與總統蔡英文一離開稿子就手足無措完全相反,賴清德演說幾乎不需看稿,勝選這夜的國際記者會上,他就幾乎沒看稿。評論家吳崑玉也說,曾有節目主持人向他聊起訪問賴清德的經驗,「她說賴清德從頭到尾都看著前方,沒有筆電也沒有一張紙,對答如流,所有數字、政策記得清清楚楚。」
一名黨內人士說:「他很認真,一直相信透過加倍的努力,就能以一己之力克服困難。可是這有風險,範圍小的事情還可以,但治理國家需要的是一個團隊,需要組織分工,所以他當總統最大的挑戰不是清不清廉,或政策熟不熟悉,以他的能力跟操守,這些不是問題,他真正要修的學分是領導,這也是當總統最重要的事。」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的姚人多也說,政治需要高度的分工,必須仰賴幕僚,而賴清德的從政歷程極順遂,「台灣的政治由經過失敗的人來擔任重責大任,會比較好,因為他們懂得自己的侷限、不足,你看蔡英文2012年選輸,2016年她在文宣上、面對群眾上,都有突破,她知道不改變就很難贏得人民的信任與選票。賴清德沒有太深刻的失敗體驗,當上總統位置,面對這麼複雜的國際局勢,如果聽不進別人建議,有可能變得獨斷。」
姚人多並回憶:「我以前參加過幾次行政院的會議,他的好惡表現得滿明顯,但如果當總統後依然如此,大家會不太敢忤逆他,就失去討論的空間。理想的國家運作方式應該是一個團隊坐下來討論,而不是等總統公佈答案。」
他說,加上賴清德的個性較不願妥協,例如當年堅持不進議會就是不進議會,「但他即將面對的是一個很困難的政治局勢,朝小野大之下,如果仍不願妥協,他想推動的政務可能就沒辦法在立法院通過表決。」
不過,姚人多也說,正因為賴清德這種堅定不移的個性,「只要他使命感上身,認為這件事應該去做,他就會想盡辦法、堅定不移地把它做好,而且不計毀譽,不怕在壓力中展現自己的價值。」但他也婉轉地說,賴清德相信的那些信念之中,有些隨著時代變化,可能需要調整。怎麼說呢?「例如,如果他依然相信他的使命是任內通過新的憲法,那可能會產生一些困擾,但如果有人能成功的說服他,告訴他現在的使命是把兩岸穩住,等待國際局勢、等待中國的轉變,然後不斷強大自己,讓台灣不要倒,在適當時刻幫台灣殺出一條血路,只要他被說服,認同這個信念,我相信他會做得很好。」
勝選當晚的國際記者會上,那個辯論會上脫口而出「中華民國災難論」的賴清德,此時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中華民國」,後來陸續又說了兩次「中華民國憲法」。不知道他是否已打從心裡被說服了,但至少是他試著柔軟與妥協的第一步吧。
更新時間|2024.01.14 17:4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