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基金講堂】低點搶進長期美國公債 背後藏3問題

投資人今年大舉買進長期美國公債,期待賺價差,但其實股市表現更犀利。(翻攝Lawrence OP flickr)
投資人今年大舉買進長期美國公債,期待賺價差,但其實股市表現更犀利。(翻攝Lawrence OP flickr)
去年,美國聯準會為了對抗通膨,連續升息,帶動各類債券的殖利率同步上揚。利率風險明顯的長期美國公債重跌,如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代號TLT),出現單年負31%的虧損。
長期公債大跌後,有些投資朋友試圖要低點買進,期待之後的大反彈。看似理所當然的逢低進場,其實仍有些值得考慮的地方。
首先,高風險資產在大跌之後,是否一定會大反彈?倘若高風險資產大跌之後,一定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全漲回,那麼,大跌就買的策略是正確的。但所謂的高風險,其實就是沒有保證正報酬,甚至有虧損的可能,會虧損,就代表大跌後未必會反彈。
如風險比新興市場更高的邊境市場,2008年金融海嘯大跌54%;隔年卻僅反彈12%,遠小於新興市場同年79%的反彈。

美債波動小 報酬遜股市

再來需要考慮的是,利用債券來追求報酬效果如何?債券在本質上比股票安全,利用一個相對安全的資產來追求報酬,成果是否會比股票好?今年以來,長期美國公債的確有上漲,但漲幅只有4.6%,遠低於美國股市與全球股市同期表現。也就是說,看到去年美國長期公債大跌然後買進,想等反彈賺大錢的投資人,目前恐怕會相當失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